2005-07-05 | 人氣:2630   
95港“食神”戴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廈門特色小喫應走出閩南

在國際餐飲界,有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華人名廚:
不但技藝出神入化,享譽全球,個人經歷也有傳奇色彩,
周星馳1996年以其為原型拍攝了電影《食神》,
至今令影迷和餐飲界人士津津樂道。
他就是國際烹飪大師、95港三大名廚之一的“食神”戴龍。 在本次廚藝大賽的籌備過程中,組委會向戴龍大師發出了參與邀請。
戴大師爽快地答應,並表示願意作為特邀評委,全程參與500多道菜肴的評判。

昨天晚上,剛剛抵達廈門不久,戴大師就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盡管早已享譽全球,但是戴大師仍然十分平和,沒有任何架子。
他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廣東普寧,與廈門距離非常近,方言也有相通之處,
因此走在廈門街頭,感到非常親切。戴大師已來過廈門4次,
每次來都能夠給他新的靈感,戴大師說:“廈門就像我的第二故鄉一樣。”

昨日晚餐,戴大師品嘗了廈門特色小喫“土筍凍”和“海蠣煎”。
他笑言,這麼鮮美的食品,當年拍《食神》時周星馳卻不敢喫“土筍凍”。
戴大師隨即話鋒一轉,說,其實廈門美食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積澱,
希望廈門特色小喫能夠走出閩南,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
在這方面,同樣是主打“海鮮”牌的粵菜走在了前面。

戴大師表示,此次前來廈門,親身參與賽事,
能夠與這麼多國內同行一起交流,覺得非常高興。
但對於本次參賽的同行,戴大師坦率地指出,創新是餐飲發展的源泉,
廚師水平要提升,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新的創意,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比如一條魚,不同部位對火候的要求不同。僅僅是簡單的烹煮,
有些部位會過火,有些卻不夠熟,必須掌握其物理特性,
而物理性質的重要性,很多廚師還沒有認識到。
戴大師透露,他現在每天仍堅持看兩三小時的書,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戴大師還指出,烹飪其實是一門藝術,每道菜都是一個工藝品。
作為廚師,也必須有創作的激情,“要像為自己女朋友做菜”那樣,
投入感情服務顧客。


圖為戴龍為上午的廚藝大賽鳴鑼。 黃曉珍 攝

大師名片
戴龍:生於1949年,幼年隨家人從老家前往95港。
14歲入廚學藝,18歲晉升為師傅。24歲應邀出任印尼五星級酒店中餐總廚,
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頂級酒店總廚。

1998年,推出傳世經典宴席“滿漢精華”全席,並當選“95港名廚”。
1995年,獲得法國美食協會一級廚師獎。1996年,
周星馳以戴大師為原型拍攝電影《食神》,從此“食神”美名傳五洲。

廈門晚報 (2005-06-18 14:14:02)


食神戴龍評點大賽
2005“李錦記”杯烹飪技藝創新大賽

昨日,本報記者特邀大賽評委、國際烹飪大師、食神戴龍對賽事進行點評。

戴大師指出,本次大賽湧現出了大量大膽的創新思維和理念。
經過實戰檢驗,證明其中很多創新菜基本達到甚至超過了預期的效果。
如悅華的菊花筍和金雁酒店的東星斑就是加工手法創新的典型代表。
菊花筍把筍切成細筍絲,組成菊花的圖案,
體現了創作者深厚的基本功和大膽的創新精神。
金雁酒店的東星斑則通過獨到的刀工應用,
使魚的造型頓時生動起來,仿佛活起來一般。

此外,“西料中做”、“中料西食”也是本次大賽體現出來的亮點。
所謂“西料中做”就是原本西餐的原料,用中餐的做法烹制。
如牛柳以往常常出現在西餐中,本次有選手制作烤牛柳,切成小塊,
口感很好。而“中料西食”則是中餐傳統原料,采取西餐的烹制方法。
如鮮干貝,采用西餐的烤法,搭配馬鈴藷泥,創造出西餐的風味。

本次大賽表現出來的另一方面創新是味型的創新。
本次大賽中,由廈門廚師帶到馬來西亞的“廈門四方肉”,
加入了咖喱等當地特色風味,形成了全新的“馬來西亞四方肉”。
這道菜將東南亞風味和中餐做法進行了良好結合,贏得了評委團的高度肯定。

戴龍大師還特別強調,本次大賽後,
廈門的整體餐飲水平有望實現一次較大的提升。
因為本次參賽選手大多是我市各大酒店、知名酒樓的廚師長、行政總廚,
這些大師傅對所在單位的餐飲風格和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
通過賽事,選手們的水平相互促進,也將帶動所在單位的烹飪技藝的提高。

廈門晚報 (2005-06-25 13:26:46)
覺得讚想推薦或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