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的100週年。
1905年,中國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功夫片,
也未嘗不可,因為裏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裏面的一個武打場景。“功夫片”為世人所熟悉是在上世紀70年代,
李小龍的功夫片讓中國“功夫”得以名動天下。
但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
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
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
20年代—50年代:功夫片初長成
早在1928年,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裏,
明星公司的鄭正秋就將當時傳播甚廣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
改編拍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隨後明星公司一直續拍,
到1930年共出了18集,掀起了功夫片的第一個高潮。
當時的功夫片主要是根據神怪功夫小說改編的,
大多離奇荒誕、宣揚神功奇術。
據不完全統計,到功夫片退潮的1932年4年間共拍攝了250餘部神怪功夫片,
佔當時影片總數的60%以上。
說到功夫片就不能不提“黃師傅”。
功夫片在香港的興起可以說正是拜家喻戶曉的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所賜。
從香港導演胡鵬1949年拍攝的第一部以“黃師傅”為主人公的電影《黃飛鴻鞭風滅燭》,
到1997年徐克監製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共拍出了100多部。
從關德興、成龍,到李連杰,都扮演過這一角色,
其中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電影就有77部。
生於晚清之末、卒於軍閥混戰之時、肝膽俠義為人稱道的“黃師傅”,
成為中國功夫片最著名的品牌。
整個50年代,港臺電影確立了兩種基本功夫片類型,
一種是像黃飛鴻之類的晚清民國裝功夫片,一種是神怪類功夫片,
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
60年代:動作片的鼎盛期
60年代初期,港臺功夫片深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倣裏面的武打招式,
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
1965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在功夫片的演職員表裏
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
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武術指導正式成為功夫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從1965年開始,邵氏公司的老闆邵逸夫對氾濫的老套功夫片感到厭煩,
他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之後,1966年,
張徹和胡金銓分別拍攝了功夫電影的傳世之作《獨臂刀》和《大醉俠》。
這兩部影片奠定了他們功夫片教父級導演的重要地位。
兩位導演風格迥異,張徹喜歡渲染暴力,功夫世界極盡陽剛,
據說張徹每拍一部電影用作假血的番茄汁就要兩大汽油筒。
他的武打動作寫實,硬朗,奔放,充溢了血腥的反叛的暴力美學和悲壯的個人英雄主義。
胡金銓的電影偏於寫意,善於營造氣氛,
他改變了以往功夫片不標明時代背景的習慣,增加了影片的歷史感和思想性,
並使動作片開始有了東方禪學的文化意味,如《龍門客棧》。
而後期的《俠女》、《空山靈雨》將中國傳統的山水意境與武打場景糅合為一體,
充溢了古典情境。而且《俠女》是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
(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中國電影。
胡金銓和張徹對功夫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培養出一批功夫片演員和導演。
參加過胡金銓電影演出的徐楓、白鷹、田鵬等人都成為台灣武打片的頂級明星。
而經張徹之手培養出的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
像王羽、羅烈、狄龍、李修賢、姜大衛、陳星、陳觀泰、傅聲等
都是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
在導演方面,張徹還培養出了吳宇森、午馬等人才,尤其是吳宇森更深得張徹真傳。
與張、胡二人合作過的武術指導如袁和平、劉家良、唐佳、韓英傑等人
都成了炙手可熱的武術指導。
70年代:李小龍時代
1970年功夫片進入了李小龍時代。
他的四部半作品: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門》、《龍爭虎鬥》、
自編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和未完成的《死亡遊戲》,
改變了功夫片和中國電影的歷史。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達350萬港元,
同時連破東南亞地區的華語片票房紀錄,再掀功夫片的熱潮。
《龍爭虎鬥》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巔峰之作,
其累計票房至今已數以億計,成為李小龍電影裏票房最高的一部。
他的電影在香港電影史上第一次開拓了國際市場,
使功夫片成為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的類型片,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中國功夫熱。
他本人也被美國人尊為“功夫之王”,日本人尊為“武之聖者”。
70年代末—80年代初:靈動與硬打分野
李小龍離奇暴死後,港臺功夫片開始走下坡路。
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
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儘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
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
開創出功夫片的新片種——功夫喜劇。
之後二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
他強烈雜技性質的拳腳、準確的地形道具利用、
嬉笑戲耍的武打動作和親身涉險的肉身神話相結合,造就了新一代功夫明星。
同年,劉家良導演的《少林三十六房》
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
此片為劉家班的少林武打經典之作,亦是1978年香港十大賣座電影;
更獲得同年亞洲影展最佳動作效果獎;並由少林片系列代言人劉家輝主演。
劉家良堅持李小龍提倡的功夫電影要發揮真實搏擊風格。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的《少林寺》,
在功夫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他全部啟用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
摒棄了港臺武打片裏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
採用長鏡頭拍攝,全部是真功夫,不使用替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
票房奇好,並引發了大陸一代人的功夫“癡迷症”。
《少林寺》也走出了另一位功夫巨星——李連杰。
也正是在這個比較短的時間段裏,袁和平倡導靈動,
劉家良倡導真功夫,均大獲成功,自此,兩種不同的風格各自壯大。
80年代:新動作片崛起
進入80年代,港臺武打片的年產量大大下降,
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
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學完電影返港後
導演的第一部功夫片《蝶變》(1979)令人耳目一新。
《蝶變》也開創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歷史。
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
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
新科技的大量運用和對視覺奇觀的追求,喜劇、科幻等多種類型綜合,
現代電子音樂的應用,大明星演出,創造了功夫片的一個成功範式。
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
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功夫片,
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為功夫片闖出一條新路。
大陸產動作片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功夫片,
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勳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功夫片導演第一人,
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開了風氣之先。
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
此後,功夫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整體水準要落後港臺功夫片10年以上。
惟一能稱為經典的只有何平的《雙旗鎮刀客》(1990),
這是大陸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功夫片。
90年代:動作開始天馬行空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古裝功夫片重新為人們關注。
1990年,胡金銓挂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
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
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功夫片的代表作,
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
新世紀:功夫片征服世界
《駭客帝國》和《殺死比爾》、《臥虎藏龍》等片的成功,
意味著中國功夫片開始用一種新的方式,征服世界。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以及後來的《十面埋伏》,
又在國內和美國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也將人們帶入了功夫片的視覺革命。
2004年《功夫》將舊上海的小市民電影傳統和卡通無厘頭的風格糅合在一起。
耗資數千萬的特技加上實打實的真身手,以及周氏幽默,
總結了功夫片發展史裏各種動作設計方式,
將袁和平和成龍開創的功夫喜劇引領進了後現代功夫時期。
新熱潮在後面
功夫片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國內大導演大拍功夫片的熱浪。
陳凱歌的《無極》(年底檔)、馮小剛的《夜宴》(籌備中)、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或名《葉問傳》(籌備中)、
唐季禮《神話》(國慶檔)、於仁泰《霍元甲》(拍攝中)。
這些大導演又會將功夫片拍成什麼樣,能不能引起更大的功夫浪潮?
時代人物週報
中國經濟網 2005年07月22日 14:36